2025年7月24日9点30分,A股开盘的钟声刚响,中金黄金(600489.SH)的股价瞬间跳水。 4分钟里,超过4亿元资金仓皇出逃,盘中最低跌到14.61元,跌幅超过8%。 到中午休市,市值已经蒸发了近60亿元,抛售还在继续。
这场资本市场的“雪崩”,源于24小时前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惨剧。
7月23日上午10点20分,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里,浮选车间格栅板突然断裂。 正在参观浮选工艺的东北大学6名学生和1名老师,瞬间坠入3米深的浮选槽。 槽里是黏稠的矿浆,混合了氢氧化钠的强碱性泥浆,密度是水的1.5倍,人掉进去根本挣扎不了。
尽管救援队火速赶到,但6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最终全部溺亡,只有受伤的老师侥幸生还。 一位东北大学同专业学生回忆,浮选槽平时员工不过二三十人,但参观时“学生加老师比员工还多”。 他还提到:“如果7个人同时站在格栅板上,板子可能根本撑不住”。
讽刺的是,就在惨剧发生13天前,这个选矿厂刚刚召开过“2025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”。 会议记录里明确写着“强化隐患排查整治”“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”。 更早的2月,企业官微还曾高调宣传“顺利完成浮选车间格栅板更换工作”,并宣称2024年实现了“零事故”安全目标。
但现实却是,被高调宣传的“新格栅板”在5个月后突然断裂。 一位矿业从业者坦言:“人掉进浮选槽,基本没有生还希望”。
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不信任票。 中金黄金开盘暴跌,单日市值蒸发近60亿元,成交额高达39.7亿元,创下年内纪录。 证券部工作人员紧急回应:“矿区现已全面停产,何时复工要等政府通知”。
这家中字头央企的“安全投入”数据显得格外刺眼。 2024年,中金黄金全年营收656亿元,净利润33.86亿元,但安全生产投入仅4.2亿元,占比不到0.6%。 年报里大篇幅描述的是内蒙古矿业公司近23亿元净利润,对安全细节却只字未提。
这不是中金黄金第一次因安全事故震动市场。 2012年8月,其河南子公司矿区曾因暴雨引发塌方,造成1人死亡、36人受伤。 当时公告轻描淡写:“不影响当年业绩”。 更近的2017年3月,河南另一矿区发生火灾,导致9名矿工遇难。
此次遇难学生的母校东北大学,与中金黄金还有着特殊渊源,中国黄金集团董事长周洲正是该校1992届矿物加工专业毕业生。 校企合作本应是双赢,如今却成了6名学生的死亡之旅。
事故现场照片显示,浮选槽之间由泡沫溢流管连接,管内长期堆积矿渣结块。 2020年的一篇企业宣传稿曾描述工人“拿起钎子疏通管道”,暗示设备维护依赖人工突击。 而涉事矿业公司近三年接受政府安全检查时,仅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就查出隐患27条。
目前,内蒙古应急管理局已联合东北大学、中国黄金集团成立专项工作组。 但对于那6名20岁出头的学生来说,一切补救都已太迟。
截至7月24日午盘,中金黄金股价仍深跌4.97%。 股吧里愤怒的投资者不断发帖:“4亿安全投入守不住一块格栅板? ”“23亿利润染着血! ”。 而东北大学校内,遇难学生的同学在采访中沉默许久,只说出一句:“浮选槽……那里面是矿浆啊”。
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